一直,網誌模板換新時,
沒有好好將之逐一寄存,
未能作一個Great Escape演變歷程的
Template圖輯全紀錄。
一直,沒有將每次行山路段
鉅細無遺的筆錄下來,
不能為Great Escape成為
稍有作為的行山路徑集。
一一直,仍然堅持我手寫我心。
一直一,感謝看倌們仍忍氣吞嚥我的爛文字。
一直一直的,就步入第七個年。
自從有iTouch以來,發佈網誌的工具主要是內置“Notes”軟體透過電郵方式發送到Blogspot,也曾嘗試過一些寫blog專屬的免費軟體,可是因為一眾軟體大都未能完全並容blogspot,而且要相片跟文字同發一個post,更是難能,最後也乖乖地跑回“Notes”app之上,只發文字。
偶爾,觀察到app store上的付費軟件會突然減價一、兩天。就在早兩個星期前,發現原本要9.99美金才可擁有的Blogpress—可能是現有blog專屬軟體中唯一(?)跟blogspot完全兼容,以1.99美元發售,想也沒想就將那組帳號密碼奉上。
這幾天,又到app store閒逛,看到Blogpress又回到早前的高水位。這樣短暫的大折扣,令到「執到筍野」如我,以後就更會密密上。
P.S. 今回還是首次試用Blogpress.
過程中,在不經意的學習表達方式,也不經意的改變發佈習慣,亦會因心情更換版樣模式,通通都是為了更讓自己在一個自在的國度下紀錄depps生活上的一點和一滴。
就是這樣,一個沒有舌頭的人用自己拙劣文字紀錄了點點滴滴四周年四個年頭。
踏入第五個年度,網內的depps還是會繼續守護著拙劣文字;踏入第五個年度,網外的depps會以更新的態度去打拼未來。
"Whatever you believe you can do or dream you can, begin it. Boldness has genius, power, and magic in it."
越看,越是耐看;
相信也會繼續愛上好一段日子;
為著迎接夏日的到來,早就粉上了淺色的襯托;
將外在的線條變幼。
說穿了,Depp's Great Escape遺憾的沒有記錄著過去換過的模板模樣。
sidebar也加載了blogger.com的新功能──blog list。
最後連自己也不易察覺文章中字體的顏色靜悄悄地變深。
這就是DGE的最新X點零。
RedecorateREDECORATE part of your house or apartment. Perhaps that stairway is too dim, or the hallway is long and boring, or your bedroom is too somber. Liven it up with paint, plants, pictures, or lights.
眼定定的望着個blog,殊不知個blog動也不動跟我對著幹,似是個荒廢的田野,了無生氣。
忘了是甚麼緣由下從aBowman.com領養一隻可愛活潑的樹蛙來,還親自挑選一隻鮮麗奪目的。不是甚麼偵測工具,也不是甚麼counter or meter,只為這裡平添一分生氣。
Seek out the beauty in your locale and revel in it as often as possible.
某天,途經MagaBox內的大眾書局,趁店內客人不多,漫無目的在書架上搜刮,來一個肆無忌憚地打書釘。書店的架子上開闢了幾層,讓網誌成書的新書種所霸佔。當中被一本厚厚的、兩個小孩蹦跳著的封面所吸引。
今天,從雜誌中又有介紹這個名為“MAmiMamA一屋四人一日一誌”的報導,再次駐足細讀原文。
網誌中觸動心靈的文字和相片,長期成為Yahoo Blog的人氣第一,累積瀏覽人次接近500萬,每日就有二萬多人看過。我的呢?500人次?一年呀!
雜誌訪問的後記,更是當頭棒喝。投入感情 才能感動人
不少拍友總以為器材和技巧很重要,但那份攝影觸覺其實更重要。如缺少這份觸覺,縱有完美構圖,相片也像沒有靈魂似的。maMa雖然謙稱不太有攝影技巧,但她那份攝影觸覺,再加上對家人的那份感情,不知不覺間注入了相片當中,觸動了看blog的人。
摘自《E-ZONE DIGITAL》Shoot/Zoom in
Hang a Bird FeederHang a squirrel-proof bird feeder in front of a sunny window that you frequently pass during the day. Watch the birds that hang out there and remember to keep their supply of food plentiful.
這可能是最短暫的模版。
看着早前一個灰濛濛模版,對着她不到一個月,已產生煩厭。從前對灰色感覺迷惑,自有一種吸引力,但現在帶來一種令人尷尬的味兒,亦可能心情可以影響一切。
Mentali TeaThis tasty tea contains a special blend of herbs traditionally recognized to help restore mental awareness and vitality.
MAKES 3 CUPS
1 teaspoon dried ginkgo
1 teaspoon dried gotu kola
1 teaspoon dried lemon balm
1 teaspoon dried nettles
1 teaspoon dried peppermint
1 teaspoon dried red clover
1. Pour 3 cups of boiling water over the herbs.
2. Cover and steep for 10 to 20 minutes.
3. Strain and chill. Serve over ice with a squeeze of lemon, orange, or lime juice and a teaspoon of honey, if desired.
乘坐Flickr環繞大半個地球,返回到我們的身邊,方發現這樣一個網誌“香港視覺”,一個特別的網誌,“...share some of the recent events in Hong Kong...”,寫的有新聞性、時事性、還有我至愛的介紹郊遊地方……照片也是相當吸引、震撼。而且,以英文書寫,從中更為自己的英文補課呢!
*********************************
...香 港 人 要 擔 心 的 , 或 者 不 是 身 份 的 消 失 、 認 同 感 未 夠 強 烈 , 而 是 我 們 已 經 多 年 未 有 豐 富 這 個 身 份 的 內 容 , 沒 有 甚 麼 思 想 的 突 破 。摘自蘋果日報 always on Sunday
維 持 現 狀 的 想 法 , 應 該 到 此 為 止 了 。...
"Try a thing you haven't done three times. Once, to get over the fear of doing it. Twice, to learn how to do it. And a third time to figure out whether you like it or not."
互聯網的發達究竟讓人與人的聯繫靠近,還是拉遠。在兩星期前所出版的ezone內,sidekick小姐所寫的一篇名為“網上的安全距離”已讀過,所描寫的正是搔著癢處,看罷更當頭棒喝。每一天不論身處公司或家中,甚至是只要有電腦的地方,就會打開瀏覽器,查電郵、看網頁、讀網誌;將MSN messenger, Yahoo messenger, QQ等通通啟動。
……我們有點像24小時黏在網絡中;但這是否代表我們都很喜歡網上的緊密聯繫呢?這又不盡然。
其實,我們都需要有「安全距離」。
潛入互聯網浸淫得越長,認識的網友就如幾何圖案般累積,由大部份在現實世界裡相識的,慢慢地從網絡間的網友所取代。對我來說,從不抗拒交流相識的機會。Sidekick提出網上的社交距離,我才晃然。在自己的網誌,自己的圖片庫,自己的影片集,在不經不覺地將自己的或身邊的或多或少曝光,主觀因素是讓同好分享我的喜怒哀樂。
例如,社交距離是1-2米,即是在正式的社交場合對初見面的人的安全距離;個人距離是46-76厘米,即人際間較少身體接觸,但能夠友好交談的距離;而親蜜距離則在15厘米之內。
我不是城中名人,也不是億萬富豪,不會擔心在互聯網上損名節、失財富,我也不會有甚麼可以損失。
……我喜歡用 email、blog,甚至用 Twitter,因為我喜歡溝通;而這些溝通工具,跟電話、IM (instant messager)不同之處,是它們有實時的功能,卻沒有實時的限制;愛覆就覆,愛幾時覆就覆,甚至,不覆就不覆。...可能就是網上的「安全社交距離」了。
相反,一道「安全距離」可保顧我既有的空間和我背後的一切。
……Blogger愛溝通,亦需要有「安全距離」。節錄自Just a Sidekick《Blogger 的安全距離》
在blogger的學習期(其實網誌每天也有新事物可以學習),每天必到國外達人的網誌攝取他們的教學與心得。有一篇曾提及網誌應該用上自己的real name & photo,認為能鞏固自己所寫的文字可靠性和可信性,給閱覽者一份實在的標纖。但自己始終只是談天說地的網絡散人,跟他們的達人境界相距無可比,加上自己也未能接受真人表演,所以看罷就了。
早前,讀了一篇處身國內的一名網客的文章,他的網誌是掛在.blogspot上的(直至今天,Blogger在國內還有部份地區是被攔截的。),雖然他明白這可能讓自己的文字在部份的國內未能顯現,況國內提供網誌服務公司比比皆是,還是堅持把自己所寫的放到外國的伺服器上,同時也解釋了他如何堅持不把真姓名公開。讀畢,感想著我們雖然是那麼近,卻幸運多了。直至現在還記著他所寫的一句話“刺激了哑失了多年的声带,人们从中找到说话的乐趣”。
不難發現,自己確實立了心腸,把自己的模樣上載(模樣當然是模糊喇!哈!),來取替卡通的“Depp仔”,一來是看得有點膩,二來代表了DGE步入成長的階段,三來我興幸還有機會為自己所想所寫的去勇敢承認。(雖然現在還是不太習慣這樣的高調。)
為難了以IE為瀏覽器來閱讀DGE(Depp's Great Escape)的網友們,這是我近日再度認真安坐IE前所得的體驗。再三的測試發現用IE的網友們一直只看到DGE左面的發佈文章,而右面的sidebar全部都跌到下面去。同樣的情況,如果是window版的FF是沒有這個問題出現。
嘗試進行網誌微調,因為自己始終對編碼低手,甚或是基本知識也沒有,所以未能得到對IE用戶的解決。無可否認,IE始終是互聯網上最流行的瀏覽器之一,不能只顧着自己的所愛所好去閱覽。
短期內,會密鑼緊鼓的再次搜尋合適的模版,既能在IE;亦能FF同時展現同一標準的雙贏模版。
P.S. 雖然着實自己很喜歡這個模版,也不得不放棄。"Affirmation of life is the spiritual act by which man ceases to live unreflectively and
begins to devote himself to his life with reverence in order to raise it to its true value. "
才將Msn Messenger放下,正想再為「達文西密碼」解拆,「滑指」無意識再度掃視一眾心愛網誌RSS。孖B又有新動態,當然第一時間親親寶寶啦!
P.S.直至現在,還不敢大大聲讀出他們的名字來。:P
"Develop interest in life as you see it; in people, things, literature, music - the world is so rich, simple throbbing with rich treasures, beautiful souls and interesting people."